國內安保公司的未來出路
1、政府的政策支持與體制改革
自第一家安保公司成立至今,中國的保安業已經走過了30多個年頭,但其自身的經營模式,政府的立法引導,市場的角色定位等方面還存在著許多突出問題。2010年出臺的《保安服務管理條例》中雖然允許民營資本進入保安服務業,但目前階段,隸屬國家公安機關監管下的各地區安保服務總公司實際仍處在一個壟斷地位。指令性經營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現已完全不適應新時期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未來安保市場勢必走向國企轉型企業、外資企業、民營企業三足鼎立的競爭局面,現運行的監督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嚴重阻礙了安保服務業的發展,因而制度改革迫在眉睫。安保行業必需政企分開,實行業務上指導,發展自主的原則。企業人首先要強化市場競爭意識,實行政企分離,真正做到以企業的形式做市場化運作。在安保企業發展自主的基礎上,業務由公安機關的專門部門進行指導,并由主管部門給予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不斷提高安保服務企業的地位,讓安保服務企業徹底改變等、靠、要的惰性經營思想,主動去開拓市場,發現市場,占有市場,在市場競爭中發展自己,完善自己。同時,由于現執行的安保規范性文件層次較低,內容也不全面,例如《保安管理服務條例》中僅僅對保安的年齡、學歷等有了規定,對于他們的權益很少提及,一定程度上導致其社會認可度低,人員流失的比例較重的現象。因此政府部門要及時補充與修改行業規范條例,進行政策支持與引領,解決法制的困境與行業規范的不完善,實現行業的良性發展。
2、安保企業的創新拓展。
現在的安防體系已經處在一個必須變革的時代,不可能再靠一兩個安全專家或公安機關的政府行為,就將安全這件事全部搞定。同時,這又恰是企業轉型、提升的一個重要機遇期,我國安保服務面對國內多層次、多形式的安保需求市場,如何好提高自身競爭力,向高層次、專業化方向發展,考驗著企業人的智慧與魄力。根據2014年數據顯示,接近八萬家企業發生數據泄露,五百強中一半之內的企業都在內,因為安全事件影響到16位高管引咎辭職,比如美國最大零售商Target的CEO包括CIO因為用戶信息泄露而離開公司。
2015年全球信息安全的三個關鍵詞:大數據、可視化、威脅情報。面對如今越發嚴重的安全形勢,傳統安全方法已無法應對高級攻擊,因此在未來的行業發展中,安保企業要根據自身的產業特點,設立機構,建立健全技防開發、市場預測和裝備保障等具有前瞻性和綜合性職能的業務部門,特別是要依托云計算、大數據的發展、推動如相關安防網絡、智能化、網絡化監控設備、虛擬化、視頻云存儲等先進技術的發展,使其具備儲存分析海量數據的能力,為廣泛的用戶乃至機構提供豐富多樣的安全服務。只有讓安保企業具備及時發現未知威脅,避免遭到更大的安全損失的能力,才能在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進而壯大和發展自己,不被時代所淘汰。
3、人才的培養與交流
"人才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鄧小平的這句話簡單而又經典。轉觀中國當下的保安隊伍,其素質結構著實讓人擔憂,主要由無技術專長或年齡偏大的下崗工人、退役官兵、經濟比較落后地區的農村青年、剛出初、高中校門不久的城市待業青年組成,除退伍軍人素質相對較高外,普遍存在文化素質低、法制觀念淡薄、組織紀律松散等問題。如此人員結構,不但影響著企業的社會形象,更將導致企業的戰略升級,市場的深度拓展落成一紙空談。歐美等保安業比較發達的國家,許多綜合性大學中都開設有安保學課程,同時還培養安保專業的本科和碩士人才。以美國為例,全美有300多所學院、大學開設了安保業的相關課程,其中約50所大專院校把私人安保業課程列為學士課程,9所大專院校列為碩士課程。美國保安隊伍中有超過50%的人員具有大專以上學歷,英國國際性私人保安公司GROUP4則雇有3000多名碩士和博士人員。只有加強和完善職業教育,才是提升安保隊伍素質,根治人才儲備不足的一劑良藥。
安保人員魔鬼訓練營
目前,國家已著手啟動安保中等職業教育,并于2006年將安保服務人員納入國家緊缺人才培養工程。2004年,佛山科學技術學院首次開辦了本科的“體育保安”專業,招收學生14人。2011年,國內首家私人保鏢訓練營成立,45名學員經過28天的軍事化訓練,并接受了以色列國際安全學院要員保護課程、特種駕駛、美國FBI讀心術、特種偵察技術、反恐訓練課程、格斗術、商務禮儀與交流等培訓。人才的儲備,才是企業發展的基礎,這需要政府與企業相互的支持與共同的努力,路程雖然還很遙遠,但已開始啟航,前景光明似錦。